在郑哲敏先生的领导下,LNM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室风。
对于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还可以进一步调整间接费用比例。管理费的概念与核算方式直接套用了一般工程类项目资金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计划及行政管理色彩,难以满足科研活动的需求。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现阶段间接费用补偿绩效支出的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研人员绩效激励缺乏合理来源的问题,但这一解决方案无形中将科研人员的绩效与承担项目的情况绑定,又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就间接费用的激励作用而言,绩效支出是间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次改革的重点。然而,在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目前间接费用仍存在诸多问题。
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科目的设置,为科研人员的绩效工资提供了合理的渠道。提取比例逐步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增强 自2011年间接费用概念提出以来,间接费用的总体提取比例和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的提取比例不断提升。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管理,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各一项。
迄今为止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在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系列,IEEE TITS 等交通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 项,指导各类竞赛获奖 10 余项。贾宁,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10月,荣获京东全球运筹优化挑战赛(城市物流运输车辆智能调度)总冠军。担任POM-China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服务科学与工程研究会副理事长/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组织任职。
已完成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英文SCI/SSCI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多个企业项目,合作单位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蓝月亮有限公司和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等。
2015-2019年担任物流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自2016年起担任管理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自2019年起担任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自2019年起担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智能制造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自2020年起担任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业委员会委员。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科学会科学)一等奖、三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详情如下: 附件下载: 1、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示材料公示情况汇总.pdf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学部 发布时间:2021/8/28 20:04:22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示材料公示情况汇总 8月2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示材料公示情况汇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作者:吴月辉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1/8/28 8:52:12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 传承精神 自立自强 我们,一群80后90后青年,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这是您回国建立的第一个国立科研机构今年7月15日,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报告厅讲台上,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队员、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李文皓郑重宣读了队员们写给钱学森先生的一封信。
我们一定要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不负韶华,奋勇前进。李文皓说:当下,我们的工作沿着钱学森先生的足迹,在试验场上、风洞群里,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谱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篇章。
伟大精神造就伟大事业。面向未来,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已做好准备。那一刻,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心中的信念也更坚定了。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今,成立以老科学家命名的科技攻关突击队,更是中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用行动传承老科学家精神的新起点。当天,中国科学院以钱学森为力学所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命名,李文皓是首批队员之一。
传承老科学家精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青年行动,正在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殿堂开展。今年3月,中科院党组在全院开展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认为,我国科技用短短70余年的时间,就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几代科学家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等崇高科学精神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失衡趋势越发凸显 科技人才分布关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7%,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在人才结构上,《报告》显示,2019年,RD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63.6%,这一比例在2015年为50.5%。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2019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是日本(2018年数据)的5.4倍,俄罗斯(2018年数据)的6.3倍。同时,2019年RD研究人员投入强度达27.2人年/万人,较2018年提升了12.9%,是2011年的1.6倍。RD研究人员是指RD人员中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主要负责新知识、新工艺等的构想创造或课题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以及RD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
科技资源丰富的湖北和安徽表现尤为抢眼。(本报北京8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019年,我国这部分人员的全时当量为211.0万人年,比2018年增加24.4万人年,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速更提高至7.6%。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陈宝明说: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人才发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RD人员投入强度仍然较低,高端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突出。
RD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7% RD人员是指单位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3类活动的人员。《报告》指出,我国RD人员投入强度近年持续增强,2019年达到62.0人年/万人,较2018年提升了9.7%,是2011年的1.6倍。
博士学历人员占比达到8.5%,与2018年相比有较大增长。一批领先团队和创新人才加快涌现,据2020年11月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2020年全球6167位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我国内地上榜人数达770人次,升至世界第二。国际上通常用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全时当量来测度一个国家RD人员的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社会劳动人员的素质水平。西部区域内科技人才分布则呈现两极分化。
但具体来看,仍呈现一些结构性问题。西部地区其他多个省份RD人员较少。
在领军人才上也是如此。《报告》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加速向东部及少数中西部中心城市聚集,东北和西部部分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加剧。
但从RD研究人员在RD人员中的占比来看,我国RD研究人员占比仅为43.9%,世界主要国家都在50.0%以上,韩国RD研究人员占比高达81.5%。2015年以来,中部各省RD人员增速较快,从2015年的63.2万人年增加到2019年的85.5万人年,年均增长率为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中部崛起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